日喀则:做好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 助推法治乡村建设
自2018年“一村(居)一法律顾问”工作开展以来,日喀则市司法行政部门多措并举,加强村(居)法律顾问工作推进力度,不断完善村(居)法律顾问团队,实现全市村(居)法律顾问全覆盖。
一、发挥专业优势,提供法律服务
日喀则市按照本地现有的律师(专、兼职)和援藏律师人数,结合村(居)两委班子、驻村工作队、第一支部书记等工作实际,全面精准组建法律顾问团队,推进“1+N”(律师+村(居)两委班子、驻村工作队、第一支部书记)模式,调整充实了全市18县(区)1684个村(居)的3044名村(居)法律顾问、18名县级联络员、252名乡(镇)级联络员。同时,各村(居)法律顾问发挥专业优势,积极开展普法宣传、提供法律服务,有力推动法治日喀则建设。今年以来,共接受法律咨询1420余次,提出法律意见18条,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64场次、法治讲座26场次、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,调解矛盾纠纷202件,代写法律文书158份,开展培训18次,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9件。
二、紧扣工作职能,延伸法律服务
自实施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以来,日喀则市广大村(居)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治“宣传员”、法律“咨询员”、政策“指导员”、群众“调解员”作用,开展法律咨询、法治宣传等,让群众在享受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,学习法律知识、增强法治意识;积极开展法治培训、法律宣讲等活动,进一步提高村“两委”班子和村干部依法行政意识、依法办事水平;走村入户开展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,充分发挥村(居)法律顾问在维护基层稳定中的“调解”作用,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,筑牢维稳防线。
三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,提升服务质量
工作中,各县(区)创新工作方式方法,改变工作模式,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多样化的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,有效提升群众学法用法积极性。岗巴县以“传统服务+网络服务+上门服务”三种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。传统服务主要是群众使用“一村一法律顾问”联系卡,来电来访咨询法律问题,或前往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、村干部联系进行咨询。网络服务主要是充分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设置“法律咨询”功能及微信小程序,群众随时可通过扫码进行咨询,做到足不出户咨询政策法规知识。上门服务主要事针对村委会通过排查,对一些存在隐患的个别户,或群众有法律服务需求,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者通过上门走访,开展入户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。谢通门县一是制作发放法律便民服务卡,群众可通过便民服务卡的信息,直接向法律顾问进行法律咨询、申请法律援助和诉讼代理等多项法律服务。二是针对农村基层群众集中难、上课难的问题,法律顾问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,在村支部会议、村民重要议事会议议程中增加法律学习的内容,有条件的村集中到村小学上法治课等,并落实各乡镇司法助理员为村(居)法律顾问开展工作提供便利。